2014年05月27日09:52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切實提高群眾 工作科學化水平

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要想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必須要考慮如何繼續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的問題,切實提高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科學化水平

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延安精神研究中心

三是領導幹部要講群眾感情。群眾路線、群眾工作的一個核心是群眾感情問題。群眾路線貫徹不好、群眾工作開展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群眾感情出瞭問題。能不能心貼心、手拉手、面對面地真正與群眾交心談心、親如一傢,這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黨群關系的密切程度。因此,要防止黨脫離群眾的危險、保持黨的執政地位的穩固,就必須要講群眾感情。一方面,各級黨政機關和幹部要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台中坐月子中心推薦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另一方面,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此外,還要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幹部的重要陣地,引導幹部在同群眾朝夕相處中增進對群眾的思想感情、增強服務群眾本領﹔要把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作為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任務和基層幹部的基本職責,使基層黨組織成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堅強戰鬥堡壘。

群眾工作的本質是密切黨群關系,核心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加強黨群血肉聯系,需要不斷提高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科學化水平,不斷推進群眾工作的規律化、制度化、體系化。

一是牢記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之源。失去瞭人民群眾的支持,就等於動搖瞭黨的執政根基,弱化瞭黨生存發展的力量,喪失瞭黨得以立足的根本。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價值追求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並在實踐中為之不懈奮鬥。黨的90多年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奮鬥的歷史。我們黨開展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是為瞭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我們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改革開放,是為瞭民族振興、人民富裕﹔我們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是為瞭人民群眾的生活美好幸福,為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要想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必須要考慮如何繼續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的問題,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是著力增強全黨的宗旨意識。對各級黨委、領導機關、領導班子、領導幹部來說,著力提高群眾工作科學化水平,就必須不斷強化宗旨意識,始終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據,為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而不懈奮鬥。黨的十八大明確要求全黨同志“必須增強宗旨意識,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為此,應牢固樹立黨的群眾觀,牢牢把握黨的的群眾路線,全黨同志尤其是黨的領導幹部在思想觀念上自覺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不打折扣地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績為民所樹,最大限度地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謀福祉﹔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擺在第一位,堅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經受住長期執政的考驗、改革開放的考驗、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考驗,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始終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

切實提高群眾工作科學化水平

台中西區月子中心推薦 四是努力提高代表反映群眾利益訴求的能力。黨在9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致力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黨自覺做到瞭把人民群眾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的有機融合。具體說來,黨的領導幹部要努力提高代表反映群眾利益訴求的能力,著力提升群眾工作科學化水平,就必須做到,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堅持一切為瞭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台中月子中心介紹,實打實地關心解決民生問題,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給人民群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惠。首先,各級領導幹部就必須牢牢把握“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原則,真心真台中坐月子中心費用意關心台中高級月子中心群眾的安危冷暖、關心群眾疾苦,堅持凡是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其次,要解決好關系人民群眾衣食住行的緊迫民生問題。具體包括:促進教育公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証可持續性為重點,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著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等。此外,還要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開創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要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執筆:肖純柏 張書林)
arrow
arrow

    emo240cs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